市面上众多培训班,纷纷打出“先过关后付费”教育协议合同。考生不通过,真的能把钱退回来吗?记者发现,由此引发的纠纷时常出现,考生需理性看待培训机构打出的噱头,必要时可拿起法律武器。 “协议上写得很清楚,培训费用8800元,笔试不通过退回6800元。可是,真等到退钱的时候,对方又是各种拖延。”王超去年参加国考时,在合肥选择了一家名气很大的培训机构,但依然遇到了培训班退费纠纷。王超告诉记者,通过消费者维权和曝光等手段,最终在拖延三个月后,他才要回了协议约定的退款。有律师告诉王超,其与培训机构签订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,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。可是,对于王超这样的普通考生而言,打官司费时费力,而且又要增加一笔开销。 除了“先过关再付费”,考生还需要提防打着“官方”名义的行为。通常来说,培训机构在开设培训班的同时,会推出配套教材供考生参考复习。而教材会打着国家某机构推荐等招牌。对此,人社部曾明确指出,中组部、人社部、国家公务员局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教材,也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培训班。
|